中国与亚洲经济的“博鳌期许”
发布时间:2016-03-23 浏览次数:3153
【新闻来源:中国政府网】
3月22日的博鳌,风和日丽,群贤毕至。以“亚洲新未来:新活力与新愿景”为主题,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正式拉开帷幕。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经济话题尤其引人关注。亚洲经济向何处去?中国经济前景如何?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会新闻发布会暨博鳌亚洲论坛学术发布会上,众多专家学者对此做出了回应。
中国增长的压力与动力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认为,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滑,去年只有6.9%。下滑首先是跟整个国际经济形势不好有关系。发达国家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现在还没有复苏,家庭收入增长很慢,所以其需求增长非常慢,从而导致整个世界贸易大幅度下降。第二个原因是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多个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支持投资、创造就业、维持一定的增长。但是国际经济陷入新的平庸,如果没有新的积极财政政策支持,投资会下降。这些因素对中国、对东亚地区甚至俄罗斯、印度、南非等都有影响。
林毅夫认为,中国政府制定的“十三五”期间增长目标在6.5%以上,如果能够达到这一增长速度,那么到2020年我们GDP可以达90万亿元人民币,按照现在的汇率计算人均达1.1万美元。如果我们维持6.5%以上的增长,而发达国家可能还是增长疲软,那么我们的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增加比发达国家高出四到五个百分点,在那种状况下,人民币的趋势是升值。如果加上升值,到2020年我们的人均GDP很可能就会达到12615美元,这是高收入国家的门槛。
林毅夫强调,他个人认为维持6.5%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是非常可能的。发达国家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很难找到投资机会,而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不仅好的投资机会很多,投资资源也非常多。中国现在去库存、去产能都是针对中低端产业,我们可以投资到中高端产业升级,我们还要完善基础设施、保护环境、推进城镇化建设,投资的数量和机会非常多。中国政府负债占GDP的比重不到60%,是全世界最低水平的国家;民间储蓄率高达50%,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还有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有这样好的投资机会和好的投资资源用起来,就可以维持一个比较合理的投资增长速度,从而创造就业、继续提高家庭收入、提高消费。这就是《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所讲的,我们的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可用的政策空间多。我相信我们维持6.5%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完全有可能的,2020年中国会变成一个高收入国家。
亚洲经济的困境与出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林桂军认为,近年来,亚洲经济增长放缓,具体表现在贸易增长速度放缓、价值链增长减弱、经济体依存度降低、金融面对外界波动较为脆弱等方面。
林桂军同时指出,尽管亚洲经济增长减速,但亚洲的比较优势依然存在,亚洲出口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得到了提升。另外,在低迷经济背景下,亚洲经济的亮点体现在直接和间接投资的增长,特别是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这五个东盟国家直接投资增速再创新高,成为直接投资净流入地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认为,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亚洲各个经济体都有保持其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和维持其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内在动力,并且在不断努力。比如印度,它在亚洲国家综合竞争力排行的位置比上一年度有了比较大的提升,上升了六位。它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国内经济回到了高增长的轨道,极大地降低了通胀率和失业率;它的整体运行风险有所降低,使得它整体的竞争力大幅度提升。
再如中国,尽管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了放缓,但是仍保持中高速增长势头,通胀率也比较温和。中国政府采取了包括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鼓励创新创业、打击腐败行为、简政放权等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恰似对王军观点的回应,博鳌论坛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战略说明会上传出的声音表明,青岛西海岸新区围绕政府效能革命、市场化改革、结构性改革“三大主攻方向”,自主推进了35项重大改革,多项改革属于全国首创,争取国家级、省市级改革试点23项,通过改革激发“三大活力”——市场活力、园区活力、人才活力。
压力转化为动力,困境中觅得出路。博鳌亚洲论坛在继续进行,我们相信会听到更多有关中国和亚洲经济的真知灼见。(记者 郭林 王晓樱 曹元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