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2016打开改革新局面
发布时间:2015-12-31 浏览次数:2458
【新闻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简政放权、国企改革、“一带一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回顾行将成为历史的2015年,“改革”成了当之无愧的关键词。同时,在2016这个“十三五”开局之年即将到来之际,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也在决策层多次规划和部署中提及。
之所以将改革的重要性上升到如此高度,乃当前政治经济形势所需。虽然在过去的一年中,改革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推进,为中国发展注入了活力。然而,随着旧的增长模式拉动经济增长日渐式微,诸如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地方债务压力加大、企业效益下降、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等状况逐步显现。
此背景下,决策层推进国企改革应对利润下滑,供给侧改革以期解决产能过剩,简政放权激活新兴行业创新发展,可以说是对症下药且势在必行的改革举措。
然而,对于当前中国的改革局势而言,比之如何改、怎么改,更为重要的是决策层要有改革的责任和魄力,以打破改革僵局。诚如李克强总理上任伊始所言,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深化各领域改革。
回顾历史,相比三十多年前改革开放之际,无论是改革的共识与路径,还是改革的难度今时不同往日。就共识而言,三十年前全国人民人心思变、人心思改,改革对任何一个团体、任何一个阶层而言,都是“帕累托改进”。而现如今,深层改革更多指向既得利益者,在欠缺利益协调及谈判机制的情况下,既得利益集团非常容易成为改革的阻力。
改革要触动既得利益,历代皆殊为不易。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力主变法,虽宋神宗鼎力支持,但保守派势力以及皇亲国戚等抵制力量巨大,新法实施举步维艰,宋神宗一死,新法即被废止。允称勤政勉行的雍正,鉴于康熙末年吏治腐败、财政亏空,锐意改革,在摊丁入亩、耗羡归公等政策上取得成就,促进了社会发展和繁荣;但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等触及既得利益阶层的“公平”举措,却遇到了巨大的改革阻力,成果也大打折扣。
的确,改革如今已进入深水区,难度越来越大,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民众对改革的期望值和改革本身的进展落差较大。近年来,决策层年年提及改革,但实质性动作较少。因此,在关键领域不痛下决心推动,改革的民意基础就会走弱,改革的共识逐渐消解,这才是中国当下改革的最大挑战。
而改革的成败,则直接干系到中国未来的几十年的大局。纵观中国历史,不乏改革成败决定局势兴衰之例证。北魏孝文帝于鲜卑族内外矛盾激烈之际,果断推出诸如整顿吏治、变革税制、行均田制、服膺汉化等改革措施,触动鲜卑贵族既得利益,不仅促进了北方经济文化繁荣,亦有助于中华民族大融合。而晚清之际,当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冲开中国大门,清廷虽有所醒悟,也多次提及改革,但不论办洋务,还是尝试君主立宪,多浅尝辄止,亦未触及根本矛盾。以致错失良机,令中华民族开启了百年耻辱之旅。
不破不立,先破后立。新常态下,只有对落后产能的裁撤,才能把有限的支持向优质产能倾斜,只有在国企改革领域实施优胜劣汰,才会激发国企市场化的活力。而进一步实施简政放权,则可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氛围。
正如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二十周年之际,《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所言,纵观世界一些大党大国的衰落,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只有修修补补的机巧,没有大刀阔斧的魄力,最终因改革停滞而走入死胡同。如今,“改革转型”的2015年已经过去,期冀即将到来的2016年,改革举措能够落到实处、触及利益、能动真格,让改革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十三五”中国再次腾飞增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