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锚”“导航仪”“助推器”——多维度解读习近平历史性访朝
发布时间:2019-06-24    浏览次数:39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 张蔚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21日结束对朝鲜的国事访问。此访实现了中朝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在建交70周年这一重要年份的历史性互访,也实现了短短15个月内二人第五次会晤。

6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平壤锦绣山迎宾馆同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会谈。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此间学者认为,访问明确了中朝关系在新时期的发展方向,向外界展示了共同推进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实现地区长治久安的决心,从多个维度为双边关系乃至地区局势注入了更多确定性,在国际风云变幻、全球政治不断出现逆流的背景下,极具正面意义。
  “稳定锚”——巩固传承中朝友谊
  “友谊”是此访关键词之一,正如习近平所说,他“为巩固传承中朝友谊而来”。习近平指出,“最高领导人的友谊传承和战略引领是中朝关系的最大优势”,中朝友谊“不会因国际风云变幻而动摇”。
  金正恩表示,这次访问“可以向外界展示朝中牢不可破的传统友谊”,“十分珍视同总书记同志结下的深厚友谊”。
  在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看来,此访行程多处凸显中朝友谊和双边关系的高水平。从25万多民众涌上平壤街头热烈欢迎习近平来访,到习近平成为在锦绣山太阳宫广场接受致敬的首位外国领导人,从大型团体操和艺术演出现场出现《我爱你,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中国歌曲联唱,到习近平参谒中朝友谊塔、强调“牢记并传承中朝传统友谊”,这些细节不仅印证中朝友谊是双边关系发展的“稳定锚”,也意在夯实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的根基。
  “在建交70周年背景下宣示巩固传承友谊,传递的信号非常明确——中朝关系将朝着更团结、协作的方向发展,续写友谊新篇章。”王帆说。
  “导航仪”——定调定向中朝关系
  此访期间两国元首互动密切,金正恩称习近平为“最尊重的中国贵宾”,亲赴机场迎接习近平抵达平壤、欢送习近平启程回国。两国元首在两天内先后举行会谈与会见,共同规划合作未来。
  围绕推进中朝关系,习近平提出四“要”,即“要加强高层交往”“要加强战略沟通”“要拓展务实合作”“要深化友好交流”。金正恩表示愿“推动朝中双方进一步加强战略沟通,深化各领域友好交往,把朝中关系不断提升至新的高度”。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杨希雨称,两国元首会晤为中朝关系定调定向,所作规划和具体磋商将成为下阶段双边关系发展的“导航”。尤其是两国同意深化两党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互鉴“非常重要”,有助于推动中朝沿着各自社会主义道路走得更好,其长远影响更加深刻。
  复旦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任郑继永说,以元首会晤为指引,中朝双边合作料将催生更多实务层面接触与交流,切实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形成良性循环。
  “助推器”——政治解决半岛问题
  “为推动朝鲜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而来”,是习近平访朝另一重点。他指出,中方支持推进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为解决问题积累和创造条件。中方愿为朝方解决自身合理安全和发展关切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愿同朝方及有关各方加强协调和配合,为实现半岛无核化和地区长治久安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金正恩表示,朝方愿保持耐心,同时希望有关方同朝方相向而行,探索符合各自合理关切的解决方案,推动半岛问题有关对话进程取得成果。
  杨希雨认为,中朝就半岛问题加强战略沟通协作,就政治解决半岛问题取得原则共识,为打破当前半岛僵局提供了新机会和新动力,将助推各方朝着恢复对话方向相向而行。
  郑继永说,中方有关表述再次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推动局势向平稳方向发展,为迟滞不前、动力缺乏、角色缺位的朝鲜半岛核问题注入了新能量,展现了作为地区大国和朝鲜半岛问题重要相关方负责任、有作为的态度。
  外界高度关注“中方愿为朝方解决自身合理安全和发展关切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的表态。如何理解“力所能及”这一表述?杨希雨认为,中朝合作从来都是全方位的,包括安全合作。但朝鲜的安全关切并非中国所能单独解决,解决半岛核问题的钥匙不在中方手中。所谓“力所能及”,应包括中国在遵守自身国际义务基础上,通过双多边渠道做一些事情,包括敦促国际社会和各方解决朝鲜合理关切。(完)